(相关资料图)

“英雄站在光里,而我们,愿是那束光。”8月18日至20日,由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舞剧《咏春》巡至广州,引爆观演热潮。剧中不仅有咏春拳等武术的高燃呈现,岭南传统面料香云纱也在多个篇章大放光彩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20日晚,南都记者采访了舞剧《咏春》的香云纱顾问邢莉莉,她形容这种联动是相得益彰,“用真正的中国面料,展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。”

舞剧《咏春》中对于香云纱传统制作工艺的展现。摄影:张曦丹

在舞剧《咏春》中,除了咏春拳这个显而易见的国家级非遗IP,还贯穿了另一个“低调而华丽”的非遗元素——香云纱染整技艺,“双非遗”的组合,恰好展现了岭南文化中的热血与柔情。“香云纱做成舞剧的服装,这还是第一次。”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,深圳时装设计品牌“德玺见萩”创始人、舞剧《咏春》香云纱顾问邢莉莉笑道,“我一直觉得,内敛光华、低调大气的香云纱,是‘最中国’的面料;而《咏春》这部作品,展现的是中国人内在的精气神,所以跟服装之间是相得益彰。”

《咏春》全剧最“燃”的段落,莫过于咏春、螳螂、八卦、八极、太极五派掌门之间的高手对垒,在广州场的演出中,收获了如潮的掌声与喝彩声。五大高手均身着香云纱做成的长衫,一招一式之间,具有硬度而不失垂感的衣料武出阵阵劲风,在舞台追光的映照下,闪现出黑亮的色泽,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。而在其后的群舞中,头戴尖斗笠,身着红云纱裙、香云绸裤的女舞者们,则将天地之间极具美感的劳作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。她们所演绎的,正是香云纱古老而繁复的染制过程。

邢莉莉告诉南都记者,剧目创排期间,主创团队曾多次与他们交流、深入采风,舞台上的场景、道具、乃至于群舞的动作,都源于真实的香云纱生产工艺。同时,也要充分考虑舞台演出的需要。“比如武术和舞蹈动作,要求服装有一定的弹性,我们就会针对性地选择有弹性的面料;每一匹香云纱都有独一无二的纹路和色彩,我们会根据舞台的整体色调,来搭配适合的颜色。”

历经14种工艺、36道工序制作出的岭南“宝藏”面料香云纱,第一次亮相舞剧舞台,就征服了八方来客。《咏春》总编导之一韩真如是说:“香云纱是活性的,是人、天、草木、大地共同的成就。(我们)在采风过程中,一刹那就迷上了香云纱整个晾晒的过程,它就是一个舞蹈,就是一首诗,一首歌。”广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蓝海红在观看《咏春》过后,激动地说:“过去,非遗是传承人的默默坚守。现在,非遗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。舞剧《咏春》参与到其中,也让我看到,跨界能更好地彰显非遗的可见度和影响力。”

而这也是邢莉莉的感受。曾参与“香云纱染整技艺”申遗的她,正是因为有感于这项民艺的凋零而辞职创业,专门围绕香云纱做时装设计,并积极联动、跨界。她对南都记者说:“对于非遗文化而言,如果只是保证其制作工艺不失传,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传承。最好的传承,就是让它在当下各个领域中被看见、被使用,不断拓宽它的边界。通过这部爆款舞剧,能让更多人了解到香云纱和它的制作工艺,这是我们最开心的事。”

采写:南都记者 侯婧婧

供图:深圳歌剧舞剧院

推荐内容